第(2/3)页 又来? 来不及破口大骂,余笙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又飘了起来。 这一次,并没有飘太久,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再一次的进入了一个躯壳之中。 不多时,五感恢复,身体传来一阵剧痛。 余笙猛地睁开双眼。 环顾四周,这是一个破败的屋子,里面堆放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农具。 “03,传送记忆。”见身边似乎没有危险,余笙立刻吩咐道。 【叮,传送记忆。】 随着03的话落,余笙的脑海里多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原主的记忆。 原主三岁的时候被人扔进大山里,被善良的农夫救了回来,取名余笙。 农夫家中有一个儿子,比原主大两岁,名叫余睿。 原主的到来,让小小的余睿很开心,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妹妹。 他将自己喜欢的竹蛋、竹球,和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小动物,全都送给了突然出现在家里的妹妹。 原主的养父,是一个篾匠。 篾匠,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。 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,篾制品几乎被淘汰,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,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。 余爸爸每天的工作就是将一根根竹子砍回家,然后编成各种农村常用的提篮、筲箕、撮箕、箩筐、背篓、筛子、簸箕等等。 闲暇之时,他还会用竹子做出一个个小玩具,送给余睿玩耍。 因为家中贫穷,村里的妇女生孩子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请接生婆,或者夫妻俩独自在家自己接生。 余睿的妈妈,自然也是其中一个。 她在生余睿的时候,因为大出血而当场死亡。 余睿从小没有妈妈,跟爸爸相依为命。 余爸爸为人忠厚老实,心地善良。 将原主带回家之后,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疼爱。 只可惜,好景不长。 原主七岁的时候,正好到了上学的年纪,可那时候每个孩子的学费大概是九十块钱。 兄妹俩加起来就要将近两百块。 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,而且还只有一个劳动力的家庭来说,负担确实很重。 一个篾一到四块钱不等,可是想要编制一个篾,却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工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