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孟传心中思忖: 那是他特别小的时候,【国义拳】都还没进境圆满 当时孟依依中考,伯母为了求签求好运,去了趟八仙庵,他也跟着转了一圈。 孟传那时还没有一证永证,对于庵内记忆不深。 他只记得门外有不少摆摊算命的骗子,拉住他就不松手。 还有许多香客在庵内摇签,大殿之中铜炉不少,香火缭绕。 “在我记忆里,八仙的香火也算鼎盛。没想到,就算这样也逃不过魔染.” 按道理来讲,八仙也算是大楚内,家喻户晓的神仙代表人物。 最出名的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典故,也出自于此。 如今惨遭魔手,问题出在哪? 想到这儿的同时,孟传心中也有了猜测。 那便是【武道气运】。 正如大梵天在西域那边,也一样是耳熟能详的大神。 更被密宗供为护法十二天王之一,却也难逃魔染。 孟传发现两者之间有共性,那就是缺少足够的武道气运护持。 武道气运是什么,孟传早已从荀大圣等前辈口中得知。 其是武者天赋、实力、意志、机缘等等,与天地交互的综合体现。 它与武道家修行与命运息息相关。 身负大气运者,机遇连连,得顶级功法拜名师,绝境亦能逢生; 而气运差者,修行艰难,常遇挫折,突破瓶颈难如登天。 楚延龙就经常说,他便是大气运者,武道气运浓的惊人。 而孟传自己不这么认为,自己只不过是个努力的普通人罢了 他心中已有了推测: 自大楚进入气血武道时代,像什么求签问运之类的,都被打上了迷信标签。 再加上八仙庵,一直固守传统香火之道,未能及时转型气血武道体系。 庵中弟子沉迷占卜问卦等旧习,在武道修行上既缺乏顶级师资指导,又无足够资源支撑,最终导致了武道气运持续流失。 回到八仙魔染一事中,孟传猜测,便是因为八仙庵跟不上时代发展,庵内的武道气运太差! 落后就要挨打,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。 孟传当初,哪怕还没肝出一证永证时。 他从来都没考虑过,永安的这所二流武道大学,【八仙武道学院】. 而午阳道君这样的人物,八仙庵千百年来也只有这么一个人,只能称得上“庙小出蛟龙”。 和自己从平安中学走出一样,是个特例。 念至此,孟传愈发觉得: 神佛香火信仰的维系,貌似在随着天魔出世,愈发弊大于利。 虽然这是一种文化纽带,能凝聚群体认同感,其承载的伦理教义也能规范民众行为。 但是以如今的情况来看,按孟传的话讲: “都什么时候了,还他妈信!” 香火信仰的威力,他已经在甫城见识过了。 当时自己手段尽出,若非在紧要关头领悟了【意景雏形】。 想要救下陈宣,唯有开马甲使用道心种魔绝招【歼星】。 甚至歼星能否伤害到这些无形无质之物,孟传也没有绝对把握。 那些深藏在终极黑暗的老魔,获得的香火神力,何止是那日附身陈宣之魔的千百倍。 第(2/3)页